【文化评析】“博物馆游”助推文化与生活深度融合
【资料图】
【文化评析】
作者:封寿炎(媒体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博物馆游”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悄然兴起。有别于走马观花、拍照打卡的传统观光游,一些游客走进博物馆,沉下心来鉴赏文物,听取专业人员深度讲解,全面了解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彩故事。更有游客在整个旅游行程中,目的地全部由博物馆构成。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都是“博物馆游”的热门目的地。
“博物馆游”悄然兴起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对一部分游客来说,文化已经不是旅途中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旅途的“正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拍照打卡的传统观光游,已经难以满足他们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深度需求。与此相对应,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需求。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将成为形塑思想观念、情感审美的重要力量,广泛影响其日常生活,构建一种富于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
历史文化、艺术思想在博物馆和游客之间的“供需衔接”,有助于实现博物馆内外的充分连接,使馆藏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艺术思想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引发共振、获得回响。由此,文物不但“活”了起来,参与、融入人们的当下实践;它还像种子一样,将古老、珍贵的文化价值播撒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交融,往往可以催生新的文化基因,带来新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得以更深入地走进群众、走进生活,更好地发挥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博物馆多年来不遗余力“打开馆门”、亲近大众的努力密不可分。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一批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展、拍摄纪录片、制作文化综艺节目、开发文创产品等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公众关注度,使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故事持续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实现广度覆盖的同时,“博物馆热”向深度推进日益成为一种必然。
博物馆文物还与“非遗”文化互相交织、相得益彰,共同推动文化热潮。如果说博物馆文物在主动走进群众之后得以更好地融入生活、参与当下,那么很多“非遗”文化本身就是当下的生活实践,是人民群众日常的衣、食、住、行、玩。日前,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上,“非遗”文化就以鲜活的形态呈现了它的实践性、在场性和日常价值——开幕式前夜,来自全国各地的203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500多名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100多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摊铺依次排开,构成了别开生面的“非遗大集”。“赶集人”沉浸在好吃、好玩、好看的“非遗”体验内容中,实现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充分连接。
文化与生活深度融合的趋势潮流,同样在城市建设的层面获得了呼应。比如,北京市就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博物馆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打造“博物馆之城”。其中,建设“全域活态博物馆”“重点文博区”,以及培育“类博物馆”、探索“类博物馆”开放管理模式的目标和理念,都使人们对未来“文化生活化、生活文化化”的愿景充满了憧憬和想象。在此愿景中,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过去、记载历史,它们还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融入、参与市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为他们提供深厚的文化精神滋养,成为形塑当下、开启未来的重要力量。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3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