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河北:做强中医药 发展有良方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烟成群 张建勋
7月25日,在以岭药业的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大楼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悬挂了八年的“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牌子,最近刚摘下,换上了这个“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崭新牌匾。
新换上的“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牌子。
(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以岭医药研究院2015年获批“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国家对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重组。从“国家”到“全国”,一字之差,却预示着这个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队”的新升级,它的目标更加明确:做行业单项冠军,练就独门绝技,为国家分忧解愁。
作为一家刚刚“而立之年”的年轻民营中药企业,从寂寂无名到行业前五,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之路上前行。
7月14日,以岭药业收到中药创新药——参蓉颗粒临床试验申请获批通知书。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我国共有22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以岭药业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就占3个,是同期获批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一个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理论的突破,以岭药业始终把络病理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在其指导下,以岭医药研究院已研发成功13个创新专利中药,获中药发明专利300余项。“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归国博士李梦南(右一)正和同事研究实验数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烟成群 摄
寻找中医药与现代化对接的最佳路径,关键是要拿到更多真实、有价值的数据。在以岭药业抗衰老研究实验室,以岭药业研究院新药研究中心副院长侯云龙正和研发团队分析着新的实验数据。两年来,他们在1250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了抗衰老实验,首开中医药研发领域大规模动物实验的先河。
完善的科研平台和高精尖人才是创新的不竭动能,近年来,以岭医药研究院培养与引进了博硕生、海归等研发人才千余人,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0余项。同时,以岭药业在研发投入上不断加码,最近七年累计达到近40亿元,其中2021、2022年更是连续居国内中药企业首位。
以岭药业已经研发了13个创新专利中药。
在创新之路上前行的河北中药企业,还有神威药业。该公司最近拿到了关于芍药甘草颗粒申报生产的《受理通知书》。芍药甘草颗粒是古代的解痉止痛方,该产品申报上市是神威药业推动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的最新成果。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一直在推动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 目前正在开发研究的名方超过100余项,其中3个中药新药已完成临床前开发。为充分保证药品品质,该公司投资1.3亿元完成现代中药配方颗粒车间技术改造,在国内首创中药提取全过程自动控制生产线,可精确控制提取时间、温度、水量、压力等环节。
神威药业现代中药提取自动控制车间。神威药业集团供图
为把控中药材源头质量,作为全国重要中药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的安国市,将本地21个种植基地、113家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5家GSP认证中药饮片经营企业以及1350个经营户纳入了质量追溯体系,倒逼种植基地采取更加精细、更加科学的种植,同时相关产品也受到市场青睐,成了“畅销款”。 另有数据显示,河北中药饮片2022年抽检合格率达99.49%,高于全国98.11%的平均水平。
“一部中医史,半部燕赵人”,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培养更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非常关键。6月6日,经教育部批准,河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将集聚更强的科研水平、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站在更高起点上,我们将围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狠抓科研创新,加大临床带教和医教协同的科研投入,深入开展中医药定量化、标准化、数字化研究,为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提供强劲引擎。”河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姜建明表示。
河北中医药大学着力培养更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未来中医药如何发展,怎样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
在以岭医药研究院中药分院院长魏聪看来,未来中医药的发展一定是物理+生物+材料+大数据共同支撑的产业体系,不能故步自封,也不是拿来主义,既要保留中医理论与传统组方的原汁原味,又要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融入中医药,这才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
标签: